师资队伍
熊巍,女,1988年8月生,中共党员,英国上市365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数据科学系系主任,数据科学系与应用数学系联合党支部书记,惠园优秀青年学者。
近五年来,熊巍教授多次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出版教材多部,先后在在Annals of Statistics,Statistica Sinica,Biostatistics,Biometrics,《中国科学:数学》、《统计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教学方面,熊巍教授教学效果良好,多次获评本研校级教学质量评价前10%,荣获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同课异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应该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所带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评校级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多名学生成功考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名校攻读博士研究生。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系主任、优秀班主任、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担任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专家、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全国统计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等。
“数”海扬帆,“熊”心领航
如果人的一生需要寻找一个让生命肆意绽放的舞台,贸大惠园便是我永不褪色的热土。2015年8月,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我跨越千里来到贸大,开启了与惠园的不解之缘。十载寒暑更迭,惠园见证了我从青涩教师到学术引路人的蜕变;七十余载校史长卷,惠园记载了代代学子奋斗不息的青春回响。
点燃星火、数理生辉
讲好一堂课,讲好一门课,讲好每门课。记得第一次站在博学楼201的讲台上,140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我,有对知识的渴求,新老师的期待,也有无声的质疑。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线性代数这门高冷的课焕发温度。偶然间看到贴吧上学生对新老师的议论,更激发了我的斗志。为站稳讲台,我观摩优质课程,搜集有趣案例,把自己还原成数学小白,反复琢磨学生的认知难点。我自制漫画版复习宝典,周末加开习题课,考前为全校学生义务开设复习课。半年的全心投入,终于换来学生的真情告白:“好喜欢小熊老师”“好舍不得小熊姐姐!”。每一句喜欢,都是我最珍贵的勋章,每一次舍不得,都让我更坚定教育的意义。十年,从本科到博士,我讲授过26门不同课。新专业建设时,遇到没人教的课,我总说:我来!因为我相信,教学是一场双向奔赴:你在点燃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成就你。2023年,我有幸获得全国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但比奖项更让我骄傲的是学生的成长,是课堂上恍然大悟的闪亮眼神,是那句发自内心的感叹:“老师,数学竟然可以这么美!”
“熊”心守护,育见成长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作为班主任,我用心构筑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家园:每学期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开展保研/留学/竞赛经验坊,每逢节日亲手写下贺卡。我希望学生不仅能学到方法,更能看到未来的诸多可能性。从中华诵到戏剧节,从歌舞挑战赛到70周年国庆阅兵的荣光时刻,他们不仅在舞台上闪耀,更在学业上拼搏。校先进班集体第一名的荣誉,属于每一个努力的身影,属于每一份不甘平凡的坚持。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去年,我遇到一位特别的女生。她选修我的数理统计课时,眼里总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每次下课铃响,她必第一个冲到讲台:“老师,这个问题我还想了解一下!”她总爱跟我聊大数据的前沿发展,说起科研梦想时,脸上洋溢着青春特有的光彩。我带她参加组会,指导她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果然她不负众望,斩获北京市一等奖。然而随着课程结束,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办公室。直到今年四月的一个黄昏,我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看到我的瞬间,她的眼泪突然决堤。原来这几个月,她经历了失恋的撕心裂肺、成绩的一落千丈。那个曾经眼里有光的女孩,此刻眼神黯淡得让人心疼。那天的风很柔,我带她在校园里漫步,给她买了草莓味的冰淇淋,听她诉说,陪她沉默。渐渐地,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久违的笑意重新浮现。第二天我收到了她的微信:“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再次看见生命的曙光…”那一刻,我终于懂得,教育的真谛,从来都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守护每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
潜心科研,匠心传承
科研是大学老师的立身之本,我坚守真做科研,做真科研,研以致远。作为博士生导师,从起初仅带两名硕士的青涩,到如今每年指导15名以上硕博生的从容,我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导师不仅是学术的引路人,更是人生的同行者。我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每周精读文献、2次组会锤炼学术基本功。湖畔的促膝长谈、餐桌的思想碰撞、学术的热烈讨论,编织成我们共同成长的珍贵记忆。我自费为学生购置高性能主机,主动承担他们参会的往返路费。正是这份坚持,团队近三年发表A类期刊11篇,博士深造率达40%,赴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学府深造。学生们还在各个舞台大放异彩,既有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也有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冠军、武术协会会长,更有学生在香港卫生署担任要职,用专业服务社会。
凝心聚力,共创未来
作为系主任,我深知肩上的千钧重担。“小熊,你怎么每天都这么有干劲?”面对这样的疑问,我的答案始终如一:是热爱,更因为责任。学科建设的征途上,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实现一次次突破:2020年统计学专业获批,2024年数据科学专业招生,如今英国上市365已构建起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这背后凝聚着学系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汗水。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论证中,在一场场精益求精的打磨中,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这些奋斗的足迹不仅记录着学系的成长历程,更昭示着统计学科更加辉煌的未来。
惠园十载,风雨同舟。今天,当我站在这里回望来路,终于懂得:所谓育人,就是在岁月里埋下希望的种子,用心守护一树花开。这份守护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承诺,诠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永恒真谛。未来,我愿继续做奔跑在惠园的点灯人,以初心为炬,照青春远征;化坚守为光,暖似水流年。让每个相遇的年轻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听,那一声声“小熊老师”,是教育生涯最动人的回响,是教育路上最温暖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