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愚公路、感受愚公志——英国上市365本科生党支部与房山区青龙湖镇口头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

    2025331日,英国上市365本科生党支部赴房山区青龙湖镇口头村,与口头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并与青龙湖镇党委副书记沈长全、党委组织部部长刘阳、口头村驻村第一书记乔棹东交流座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走愚公路、感受愚公志,由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邓文组织,英国上市365党委李悦书记、刘立新院长带队,学院专职组织员王湘宁、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王诗语与本科生党员20余人参加活动。英国上市365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胡灏楠、硕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杜慧婷、教学秘书王萱等一同学习观摩。


    口头村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西北部。村里的千亩青山中坐落着一条红福路,总长约1.5公里,是口头村已故老党员于洪福同志历时21年打造的一条惠民路,红福路也是以于洪福名字的谐音命名。于洪福于19454月出生,他用21年的时间凿山取石,凭一己之力为村民们修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山路,直至20175月,他因积劳成疾离开人世,终年72岁。为了纪念于洪福老党员,他修建的这条道路被命名为红福路,他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当代愚公

于洪福老党员虽然去世了,但他未修完的山路,还在一点点地延长。村党支部成立了洪福党员服务队,党员们定期来山路劳动,接力修路,并且按照规划,还要在路的两边栽上果树,实现于洪福的遗愿。现在,洪福党员服务队每个月都要上山整修一次路面。于洪福修路的感人事迹如今被写在了他亲手修筑的道路两端的牌子上,这里也被青龙湖镇列为党员服务群众实训基地。



在口头村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乔东的带领下,英国上市365师生党员第一站就来到了红福路的入口。路面由一块块方形大石块拼接而成,接缝处还填上了许多小碎石。走在山路的一石一砾上,同学们亲身体会到镌刻在砖石之上的艰辛不易,感受到凝聚在山水之间的愚公精神。山路陡峭,山间景色也兼具秀丽与壮阔,大家在愚公精神的鼓舞下,以积极昂扬的氛围走完了全程,品尝到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甘甜清澈的山泉水。师生们用双脚丈量曲折蜿蜒的红色惠民之路,用双眼俯瞰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受口头村一代党员的愚公之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红福路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度约100米,乔书记在路上告诉大家,于洪福老人修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村民们上山取水。山路修成后,每天都有几十号人上山打水、锻炼,村民们赞扬于洪福老人说:村里人人都念他的好!村里人曾经还粗略统计过,21年来,于洪福修路所用的石料总计超过2700余吨,相当于45节火车车厢的载货量;1500米长的山路,平均路宽3米。有人估算,如果找专业施工队,修这样一条路,至少需要花费工程款500万元。


走过红福路,在乔棹东书记的带领下,支部师生参观口头村党群综合活动中心。活动室内陈列着村民们的书画作品,书法成熟老练、画作精致逼真,引发大家的赞叹;村内的老人带领大家学习体操术养生桩,与大家分享健康心得;室内陈列的大批书籍、庭院中央的口头村周末大舞台更是村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见证。


参观后,本科生党支部师生与青龙湖镇党委副书记沈长全、党委组织部部长刘阳、口头村驻村第一书记乔东开展交流座谈。他们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于洪福老人当年凿石取土、肩背手扛的奋斗故事。红福路在修建的过程中,曾被一场大雨冲毁,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然而,于洪福老人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充分反思、另辟蹊径,加高路面的同时增添排水槽,重新修建了一条新路,成为了如今的红福路同时,沈长全副书记还以青龙湖镇为例,向支部党员们生动讲述了北京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抗洪、防火、救灾一线干实事、服务人民的事迹。这些事迹引发了全体党员的思考,师生们开展新时代愚公精神大讨论,正所谓信念创造不凡于洪福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更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支部党员与青龙湖镇党员领导干部合影留念


附:师生党员活动心得

此次重走愚公路、感受愚公志支部共建活动,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洗礼。学习当代愚公于洪福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切感受到一名普通党员为乡亲们凿山开路、排忧解难的伟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座谈交流中,我感受到了理论学习之外的精神震撼,也更加明白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将以实际行动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书写属于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霍婧垚

在本次支部活动中,我深刻体悟到当代愚公精神的时代重量。脚踏坚实石阶,仰望陡峭山径,于洪福老人仅凭双手凿石背料,在暴雨冲毁后仍坚持修复,将为民初心镌刻进每一寸山路。乔书记现场讲述的修路事迹令我动容:一名普通党员用生命践行承诺,让红福二字不仅是路名,更成为扎根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符号。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以于洪福同志为榜样,将愚公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与支部服务中,以奋斗足迹回应强国有我的誓言!

——李卓岩

在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前往北京房山口头村,踏上了那条承载着于洪福老人非凡事迹的红福路。沿着由石头铸成的道路向上攀登,崖壁上深浅不一的钎痕诉说着他与山石较劲的岁月。在路旁的石料堆前,我们见到了老人用过的钢钎、竹篓,这些沉默的工具,比任何教科书都更生动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今后,我将把此次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葛昀

踏上房山区青龙湖镇口头村的土地,行走在愚公路上,我深刻体会到愚公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乔书记在路上为我们讲述于洪福老党员如何发扬愚公精神、用双手开山筑路的事迹后,我内心深受震撼。这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正是我们青年党员最需要学习的精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共建交流活动,更是一次思想教育学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以愚公之志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通讯员 邓文雯 王永梁 摄影 胡灏楠 支部党员)